返回

爱你老妈,玄武门见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5章 功高者死,李唐血统者死,贞观旧臣者死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农作物富起来以后,江南会在李唯的安排下富裕且分裂。

    如此杂交与肥力的突破,李唯已经具备兑现远超‘稻米流脂粟米白,公私仓廪俱丰实’的承诺的实力。

    空口无凭,直接上理论数据。

    为了保守,李唯只说最少的低保。

    水稻,在唐朝的原产量为40至65唐石每亩。

    两两改革后,可以达到每亩140唐石。

    粟米,原产量为28至42唐石每亩。

    改良后,可以达到100唐石每亩。

    仅以江南道为例(因为这个地方鱼米富)

    若在50万顷耕地推广该体系,年产量从平均2200万石增至至少4800万石,可支撑2500万人口。

    推测693年唐朝实际人口约在3200万到3500万之间。

    但官方户籍实际不满3000万。

    (705年,户部奏报全国有615万户,按唐代一户5-6人估算,当时总人口约3075万-3690万人。)

    数字永远是最直观的。

    李唯觉得就算自己以后真被批判个穷兵黩武,只要这地种成了,也会有大儒为他辩经到天明。

    总有那些本该吃不饱穿不暖的小家庭,因为他的改革而受惠吧?

    这很好。

    既势力又实惠。

    ¥¥

    营帐群。

    是夜,卓娜坐在床榻上,半开着通风的帘子,仰头看着天上的月亮。

    她拿起手旁的横笛,对着身边的谱子,吹道,

    工丶六乚五丶六乚工丶尺乚上丿

    尺丶工乚六丶五乚六丿

    笛子的声音缠绵又带着些许哀伤。

    在听说卓娜本就会吹横笛之后,李唯教给了她这首曲子。

    卓娜吹得很投入,倒也不是她担忧李唯了。

    担忧?

    她的殿下宛若天神下凡,去驱逐阿史那僭伪逆王,有何可担忧的?

    她大概只是因为晚上时间到了,有些想念家人了。

    想念马上就能见到的娘和兄弟,想念还要再绕一圈才能回来的殿下。

    她想,李唯能做出这首曲子,他其实也在想家吧。

    想远在中原天朝长安的家。

    可是他的家人对他不好,只有一个遭了难过来的堂兄,还有个孤寡老人在朝中独木难支。

    可他总是挺直着腰杆、充满着意气风发,如果不是他谱出了这首曲子,卓娜想她距离殿下如此之近都无法窥测到半分他的真正心思。

    现如今……她是他唯一关联最深的家人。

    想到这一点,卓娜只觉得自己有些卑鄙。

    因为她竟然因为自己是第一位,而克制不住的勾起了嘴角,心中也觉得暖暖的。

    她大概是配不上李唯对她名讳的赞许的。

    她好坏啊。

    这首《神话》虽然哀怨,但是卓娜很喜欢它的曲调,也很喜欢它的词。

    哀却不怨,凄却不凉。

    因为它的词与曲是相反的。

    枕上雪,冰封的爱恋,真心相拥才能溶解

    殿下就好像是游子离乡,心中苦、身上寒,对故乡亲友充满着眷恋。

    对自己的娘失去了希望以后,又组成了新家。

    家族团聚与离散之中,重组新家的所谓团聚超越了对故家失望的悲痛。

    风中摇曳炉火,不灭亦不休

    李唐江山岌岌可危,可它却依然在风中摇曳不灭,这是因为李唯自身的坚韧不拔才让家族香火长续。

    兆世子也很赞同她的看法,这句歌词言之有物,甚是恰当。

    万世沧桑唯有爱是永远的神话

    爱,是家族血脉与精神的永续传承。

    可能命定不凡的人就是这样吧。

    哪怕是伤感,他的心里也永远怀揣着大义。

    就是这样的殿下,让卓娜自知心中升腾起了熊熊仰慕之火而无法熄灭却也无可奈何、控制不住。

    不过卓娜也很难想象这样的殿下,会在作完词后,面对她的提问,一本正经的告了白。

    他说,我会与你生同衾死同穴。

    回想起当时的画面,卓娜只觉得烛火旖旎、脸颊发烫。

    怎会有如此矛盾的人。

    睿智英武到好似天神,但又……总是能说出让人怦然心动又感觉旖旎爱恋的浪漫情话来。

    生同衾死同穴……

    卓娜又一次的喃喃自语,止不住的笑出了声。

    她又一次的吹响了《神话》,只是这一次,饶是笛声本就凄婉清脆,但也再听不见半分哀愁了。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李唯亲临火罗部帐前,金囊达干携其子嗣跪地相迎。

    赫连孛横扫白霫部,除底层奴隶被俘,白霫部族人无一人可逃。

    两军大捷而归。


第45章 功高者死,李唐血统者死,贞观旧臣者死(5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